1949年9月25日深夜,司徒美堂正在北京饭店安静休息时,突然收到了一封来自周恩来与林伯渠的联名请柬。请柬上写道:“9月26日上午11时半,在东交民巷六国饭店举行午宴,并商谈重要问题,请出席。”第二天中午,司徒美堂准时到达六国饭店,那里聚集了二三十位各界德高望重的革命前辈。宴会开始前,周恩来总理首先发言京海配资,明确表明此次宴会的目的——就新中国国号是否应当简称为“中华民国”这一问题,征求与会人士的意见。
最先发言的几位民主革命前辈,由于对民主革命的深厚感情,主张保留“中华民国”这一简称。年逾八旬的司徒美堂听后,激动地站起身来,要求发表自己的看法:“……我是辛亥革命的亲历者,尊敬孙中山先生,但对‘中华民国’这四个字,从来没有好感……如果继续叫‘中华民国’,我们如何向全国百姓宣布革命胜利的成果?这好像是在偷偷摸摸做事一样,革命成功了,却连国号都不敢改,我坚决反对保留这个简称……”司徒美堂的发言声如洪钟,顿时引发了热烈的掌声。
时光回溯至1948年10月,司徒美堂已经决定与蒋介石彻底决裂,并准备返回美国。临行前,他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,表达自己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同时询问新政协的开幕时间,“接到电召后,他会立刻回国参加。”然而,由于当时南北交通尚未恢复,这封信整整花费了80多天才送到毛主席手中。而当司徒美堂收到毛主席的回信时,解放军已跨过长江,南京政府也宣告覆灭。
展开剩余80%接到毛主席邀请他参加新政协会议的复信后,司徒美堂激动万分,立即准备回国。这一消息不经意间被孔祥熙得知,他特意设宴招待司徒美堂,并劝他不要“被人利用”,建议他年纪已大,可以安心留在美国,不必再为他人奔波。对此,司徒美堂明确表示拒绝,他此次回国完全是出于爱国心,而非受人利用。
8月9日,司徒美堂登上了飞往香港的飞机,计划从香港前往北平。那时,香港的许多爱国人士频频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暗杀,因此司徒美堂刚踏上香港的土地,香港政府就立即派遣专人保护他。整整半个月里,无论他走到哪里,始终都有专人紧随其后,保护他如影随形。
由于司徒美堂不会说普通话,著名作家司徒丙鹤特意请假,作为他的秘书陪同他前往北京。当司徒美堂登上北上的邮轮时,他看到远处有警车在护航,幽默地说:“真应该感谢港督葛量洪阁下的盛情照料。”当邮轮经过台湾海峡时,他们被告知,可能会被国民党截停并拘留到台湾。因为之前有几位革命人士曾秘密离开香港,国民党特务没能察觉,后来的监视便变得更为严格。
船上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,尽管如此,司徒美堂却毫不在意,平静地说道:“人生自古谁无死京海配资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”幸运的是,尽管途中遭遇过国民党战舰,邮轮通过时仅交换了旗号,顺利通过,未发生任何搜查。六天六夜的航行后,司徒美堂终于安全抵达了红旗飘扬的塘沽港口。
天津市交际处处长亲自迎接司徒美堂,并安排他入住天津饭店。第二天早餐后,司徒美堂与随行人员搭乘火车前往北平,受到中共领导人的热情接待,并被安排入住北京饭店。抵达北平后,司徒美堂提出要前往双清别墅拜访毛主席。由于别墅位于山顶,前往时需要在香山脚下换乘吉普车,而毛主席担心年事已高的司徒美堂不能忍受山路的颠簸,特意命人将自己的藤椅改造成轿子,抬着司徒美堂上山。
当司徒美堂终于见到毛主席时,毛主席不但亲自迎接他,还亲手扶他下轿,令司徒美堂深感动容。
新政协会议召开后,司徒美堂作为华侨民主人士代表,出席并发表了讲话。在“国号之争”中,司徒美堂直言不讳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,最终,主席团决定将“中华民国”这一简称删除。会议结束后,司徒美堂被选为“中央人民政府委员”,并参加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。
然而,尽管在开国大典后得到了如此高的荣誉,司徒美堂并没有计划长期留在北京做官。大典结束两周后,他突然告诉司徒丙鹤:“政协大会已经结束,我准备回美国了。”并回忆起当年拒绝孙中山邀请回国做官的事情。
司徒美堂14岁时便前往美国,17岁加入洪门并成立了安良堂,之后便在美国生活了整整69年。在他的领导下,安良堂逐步壮大,会员数曾达到2万多,并在美国东部建成了20座宏伟的“安良大厦”。因此,司徒美堂在洪门中享有无可匹敌的地位。
1904年,孙中山到美国进行革命活动,司徒美堂闻讯后,热情接待他,不仅安排孙中山住旅馆,还每日为他提供餐饮。然而,孙中山住了几天后,认为住旅馆开销过大,决定另寻住处,以节省资金支持革命。司徒美堂不以为意,表示钱对于他来说不算什么,便坚持让孙中山住在自己的宿舍里,两人朝夕相伴。
孙中山与司徒美堂的这段日子,深深影响了司徒美堂,他开始被革命理念所感染,并在孙中山的鼓励下,逐渐整顿洪门,团结各地华侨支持革命。洪门的势力日渐壮大,并为后来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。
辛亥革命爆发后,孙中山缺乏回国的路费,司徒美堂得知后,立即组织洪门弟兄筹集了450美元,将孙中山送上回国的船。临行前,孙中山感激地握住司徒美堂的手,感谢他的大力支持,并邀请他在革命成功后回国参与建设。司徒美堂则叮嘱孙中山一路平安,表示无论何时,华侨都会全力支持革命。
1912年,孙中山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,司徒美堂不忘继续支持他,通过洪门发动各地支持,电函超过300次,积极表态支持孙中山当总统。之后,孙中山邀请司徒美堂回国担任总统府监印官,司徒美堂深受感动,但他并不为名利所动,婉拒了邀请,表明自己始终以国家大义为重。
“孙总统大鉴:…吾乃不求做官,只图革命成功,建立民国,中华振兴。”司徒美堂的这封回信,充分表达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与不求个人荣誉的高尚情怀。孙中山曾不止一次感慨道:“华侨为革命之母”,并对司徒美堂这种无私的品质赞不绝口:“我请他回国做官,他却不愿意回来,他是个大好人。”
虽然司徒美堂回国后并未担任官职,但在新中国成立后,他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支持下,依然积极参与祖国的建设与侨务工作。周总理曾极力挽留他继续为新中国贡献力量,而司徒美堂最终选择留下来。毛主席和周总理得知他没有合适的冬衣后,特意为他定做了一件水獺领狍毛大衣,这份关怀令司徒美堂十分感激。
在新中国成立后的
发布于:天津市恒盛智投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